從五金店學徒到迪吧馬仔,從工地農民工到富士康流水線工人,從華為5位數工資再到做電商的農民。作為一個90前的碼農,他放棄了城市的燈紅酒綠,回鄉種田,僅通過微博一種途徑,3個月賣出了20萬斤芋頭。
2012年,他在華為的工資已經到了5位數。就在這種看起來一切都很好的時候,他決定辭職,回家種田。
他說,幾年在大城市的生活,他發現,城里人在吃上花的*不少,但總吃不到好的。而農民付出的辛苦不少,卻又*不到*。他的父母,辛苦勞動一整年,那數著那么一點點收入,永世不得翻身。他想扭轉這樣的局面,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那時候微博正盛,什么大事總是微博上**個爆出。他泡了幾天微博,發現微博傳播成本低速度快,只有有了固定的客戶群,以后再銷售其他東西也能有**。由于他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方面,沒有網感于是報了個新媒體培訓班學習。
芋頭并不是一味家庭必須的菜品,而且價格又貴,網上銷售如果想**就必須提高價格。為此,他跑遍了北京很多商超、批發市場等對比價格,也做了大量的數據調查。
他發現,愿意在網上買生鮮類食品的人,大多是生活相對有品質的人,這些人對于價格的敏感程度并不高,只要吃到放心的食品,貴五毛*,或者便宜一塊*,都不太重要。*終他決定以高于商場均價1塊*,低于淘寶均價2塊*的價格在微博銷售。
6月的芋頭還處于成長期,沒有長成就不能銷售,他剛好利用這段時間養粉絲,建立微博圈子,刷存在感。
他開始每天在微博曬芋頭的生長過程,農民勞作培育芋頭的經過。還發帖教網友芋頭的做法,講芋頭對身體的好處,芋頭的品種差別,挑選芋頭的小技巧等。他覺得,再科普的知識貼,都不如讓別人親自見證,自己吃的東西是怎么**天成熟的。這三個月的努力,讓他的微博粉絲從不足一百,漲到2000多。
10月芋頭開始銷售,2個月的時間,從0開始的淘寶店,沖到2顆鉆石,幾乎全部是微博成交。
后來當我問到他,為什么沒有選擇從淘寶做起?他說,在淘寶,你能看到的,只是店家做的圖片和文字,很難判斷這個圖片來自哪里,是否真實。在微博,你說半句假話,網友就會把你過去所有的錯誤全都挖出來。微博,是真實存在的人,目的是交流,攢的是人的信譽。
賣芋頭當然只是個開始,他所在的千年古村,氣候環境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2013年,他和他鄰居的農產品全部賣光,有當地大戶贊助16萬元人民幣,作為第二期營銷的啟動資金。
今年的夏橙即將面世,過去作坊式銷售不能滿足發家致富的目的,更有違當地人對他的期待,所以必須**。他為了方便發貨,在鎮上租下了2層小樓,樓下囤貨,樓上辦公,還找了專業的美工,客服,淘寶運營,訂做包裝箱,簽約大貨車和快遞公司專門遞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