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畢竟是我們的主要肉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肉已經成為家常便飯,**是當初只能等到過年才能得幾口肉吃的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豬肉需求年年看漲,但是若要養出好的豬,那還得看你有沒有心,綠色環保養豬很值得關注,現在放心肉越來越少啦,養豬要養出特色,多少人曾夢想回到20年前,去再一次品嘗一下20年前的那口香噴噴的豬肉。發展特色綠色養豬,不信賣不出好價*。養殖業什么***——發展綠色原生態養豬事業。
2、養殖業什么**:肉鴿養殖
近年來,雖然肉鴿生產穩中有升,但仍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僅廣東、上海、海南、江蘇和港澳等地年需乳鴿就達1億只以上,且以白羽王鴿為主;年出口凍乳鴿約2000-5000噸,也會有進一步發展空間。拓展國際市場的關鍵在于肉鴿與肉鴿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
3、養殖業什么**:肉牛養殖
牛肉味道好、營養價值高,市場價格也是比較高的,而且由于物價上漲等因素,牛肉價格還存在一定的上漲空間。目前國際國內肉牛市場需求正旺,中國肉牛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明顯增強,我國高檔的肥牛肉在歐盟、美國、日本、俄羅斯和中東國家十分暢銷,市場潛力大。不過肉牛飼養成本的上升、肉牛繁殖周期長等原因,使之存在一定風險。但近年來,農戶養牛規模有所下降,但市場對牛肉的需求量仍在增加,今后幾年肉牛養殖仍然持續看好。
4、養殖業什么**:鵪鶉養殖
近幾年來,由于鶉肉蛋的營養價值高、價格適中等原因,內需市場擴展很快,也被民眾普遍接受;至于外銷市場由于質量與安全性等原因,活貨大量出口仍有一定困難,但罐頭食品出口仍有一席之地。
5、養殖業什么**:羊的養殖
近幾年來,羊肉價格始終處于攀升的態勢,冬天吃羊肉火鍋,羊絨、羊毛也有穩定的市場需求,羊的養殖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從肉羊養殖前景來說,1、羊肉成為一種理想、安全的肉類替代品,羊肉的消費量和出口量呈直線上升趨勢。2、羊肉價格穩定,市場平穩。從近10年的養殖市場分析看,豬、雞等的行情均不穩定,價格經常大起大落,而羊的銷路看好。由于肉羊繁殖相對緩慢,數量的增加與市場需求增大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使之成為廣大農民投資小,效益穩的養殖項目。3、羊肉產量的下降,消費量的增加,導致羊肉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6、養殖業什么**:雉雞養殖
目前,國內市場有限,僅供餐館、特殊人群消費;國際市場以東南亞和日韓等國為主,港澳地區年需300萬-500萬只,臺灣市場潛力極大,主要以鮮活雞為主。
7、養殖業什么**:驢的養殖
驢全身都是寶,開發利用價值大,驢皮、驢肉具有很高的醫藥價值和蛋白營養,近年驢產品不斷開發成功,農業部已將商品驢技術研究開發項目列入2010年扶植發展項目。未來養驢有極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優勢是:驢肉細嫩味美,營養高,素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美稱,市場價格高。養驢成本低,易繁殖,好管理;投入少,見效快。驢皮是加工中成藥阿膠的主要原料,售價高,藥廠大量收購,供不應求。缺點是:目前驢肉市場缺乏消費主流,作為企業原材料的驢皮必需與加工企業掛鉤,養驢需以“農戶+公司”的生產經營模式,確保獲得更多的利潤。
8、養殖業什么**:烏骨雞養殖
烏骨雞的國內市場容量很大,只要價格適中還會擴大;國外市場主要在東南亞和日、韓等國家,世界各地華人區也很歡迎,港澳地區主要進口活雞,臺灣和歐美地區的潛力很大,只要烏骨雞與烏骨雞產品的質量符合國際標準、生產獲得進口國的認證許可,就可出口。
9、養殖業什么**:小龍蝦養殖
淡水小龍蝦,又稱克氏螯蝦、龍蝦、小龍蝦、大紅蝦。該蝦屬溫熱帶淡水蝦類,適應力強,食性雜,生長快,抗病,耐高溫,離水數小時也不會死亡。蝦肉味細嫩,營養豐富,脂肪含量較低,深受消費者喜愛,產品供不應求。小龍蝦養殖與加工逐步成為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產業,也是農民增收創效的亮點產業。本刊特組織相關稿件,給欲致力于發展小龍蝦養殖生產項目的讀者和農民朋友以借鑒和參考。
我國是小龍蝦的主要產區,也是*主要的加工出口國。近年來,由于大量捕撈,野生資源面臨枯竭,養殖迅猛發展。小龍蝦成為我國漁業經濟的重要特色產業,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10、養殖業什么**:其他特禽
(1)藍孔雀:若進行規?;B殖與生產化開發,在國際市場會有空間。
(2)在國際市場上,鴕鳥產品緊俏,價格持續上揚;在國內市場上鴕鳥肉價很難降到雞肉價位。鴕鳥產業應以國際市場為主,而且,只有走規?;a業化之路才會有競爭力。
(3)鸚鵡:我國年產商品鳥2000萬-2500萬只,主要供出口,東南亞國家和日、韓是主要市場,當前的關鍵是防疫和檢疫要符合進口國標準。
11、養殖業什么**:特養水產
青蝦主攻單產求高效。當前市場上青蝦需求量大,價格高,行情看好。由于野生蝦越來越少,人工養殖潛力巨大,但采取魚蝦混養的方法產量極低,如果大膽實行青蝦單獨精養,可以大大提高收益。
螃蟹提高規格是關鍵。與青蝦的情況剛好相反,螃蟹在總量上已經過剩。小規格的螃蟹因供過于求,價跌難賣;大螃蟹因物以稀為貴,貨緊價揚。因此多養殖不如養大蟹,在養殖策略上要改變過去主要追求產量的做法,主攻單個200克以上的大規格螃蟹。
甲魚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甲魚以溫室工廠化養殖為主,其營養價值不如野生甲魚,不太受消費者歡迎,而在池塘里養殖的半野生甲魚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相當于工廠養殖甲魚的兩倍,且成本較低。
養殖業發展注意事項
1、正確的心態:“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任何的收獲都是靠我們用勞動去換來的。高回報的東西,其風險也大。特養也是如此。發展特種養也必須要腳踏實地、吃苦耐勞的付出。如果想通過特養“一夜暴富”是不以的。
2、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氣候、地理和人文環境,選擇適宜自己發展的特養項目。不要被一些人或宣傳、廣告所迷惑。比如在北方就適宜養對冷資源要求強烈的毛皮動物,而在北方就不適宜飼養蛇、鱉等要求空氣潮濕的動物。
3、科學飼養:每一種特養動物都有各自獨特的一些生活習性。也就決定了其對飼料、飼養、管理、用藥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從事特養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了這種特殊性,一定要按照該物種的特性去科學飼養。如果盲目地照搬其他物種的飼養方法,就可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損失。在飼料方面尤為注意!
4、適宜的品種:作為準備從事特養的人,在選擇品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具有一定規模的特養品種。因為,成了規模之后,其種源、飼料、藥品、飼養、管理、加工、銷售都已經成行,而不是一個陌生的單獨自己養,自己去摸索飼料、飼養管理方法和自己尋找銷路等。比如現在如果想要去飼養北極熊等稀少的特養動物,就不如飼養毛皮動物或麝鼠等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特養動物。
5、量力而行:飼養,都應該追求一個規模效益。但是,必須要量力而行。不要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盲目的強行上特養項目,*終還是得不償失。根據我們當地的氣候、地理、人文條件和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要量力而行。逐漸擴大規模的方法比較穩妥。
6、適當的加工:所飼養的特養產品,應注意適當地加工,增加其附加值。比如毛皮動物,如果是直接賣水板,就不如上楦后再賣的價格好。直接賣麝香,就不如經過簡單加工后銷售的收入高。
7、副產品不“副”:注意開發副產品的經濟價值。比如毛皮動物每年脫落的毛,可以收集起來銷售或做他用,動物的肉開發成食品等,飼養的間隔地適宜地種樹、種菜,不僅美化環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益、節約一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