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8招商加盟網成都7月29日訊 (記者 張坪、唐進)11月9日,西昌邛海濕地**馬拉松賽將在西昌鳴槍開跑。而作為四川省*次舉辦的**馬拉松賽事,大家除了聚焦本屆“**賽事”之外,更多的是將目光投向了此次大賽的舉辦地——西昌。
在新聞發布會現場,有記者向組委會提問:涼山州作為一個經濟并不算發達的地區,“搞”如此高規格的**性賽事,涼山州究竟目的何在?
涼山州傾力打造的本屆馬拉松賽事的背后,其“旅游+商業+運動”這一體育經濟的新模式值得我們借鑒與思考。
模式一:借“賽”打造旅游經濟發展新業態
涼山彝族自*州位于中國四川省西南部,州**所在地西昌市,海拔1500米,屬亞熱帶高原,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9℃。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被譽為“春天棲息的城市”“月城”“中國航天城”。涼山州是舉辦**國內賽事的*佳場地,也是作本屆馬拉松賽事舉辦的理想場地。
另外,涼山也是全國*大的彝族聚居區,是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的核心區,水能、礦產、農業、旅游、民族文化五大優勢資源富集,享有“中國水電**州”“世界罕見的***”等諸多盛譽,開發潛力巨大,發展前景美好。
會場領導告訴記者,涼山州借力本屆馬拉松比賽進行一次立體式宣傳,組委會擬定比賽當天在央視CCTV-5將對本次賽事進行全程直播。*屆馬拉松賽的舉辦,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通過銀屏對涼山西昌有一個全新的感官認識,讓這座以旅游之城*新、*靚的形象,以及城市發展和人文自然風光均得以全方位的展示。
模式二:眾商業力量集聚,“體育經濟”模式彰顯
隨著此次馬拉松比賽的“落地”,記者在現場的直觀感受除了資源經濟之外的市場經濟脈動。
近年來,全州各族人民,立足特殊州情,搶抓重大機遇,實現了從社會“一步跨千年”到“經濟跨千億”的歷史巨變,全州呈現出經濟穩健增長、民生持續改善、民族團結和睦、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2013年,全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4.4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10億元,分別居全省第7位和第2位,居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州*位。
賽事的相關負責人告訴3158記者,對涼山州而言,此次“**賽事”與其說是一場體育競技比賽,不如說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更多的人通過馬拉松認清了產業經濟的真實內涵。
本次賽事規模擬定20000人。組委會打算將西昌城區的106家星級酒店、賓館(10000多個床位)作為指定酒店推薦給參賽運動員;除了借“賽”讓西昌的酒店大賺一筆之外,該地便利的交通,也將為西昌經濟發展提檔升級。西昌將全面開啟“海、陸、空”,備戰本屆馬拉松賽事;屆時,西昌的餐飲行業也將借“賽”,讓各大商家賺得盆滿缽滿。
借力本次馬拉松賽事,涼山州“體育經濟”發展新模式逐漸彰顯。由此,在擴大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同時,也必將促進當地人文、旅游、體育等資源的整合,推動城市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進步。
就目前的經濟形勢而言,體育產業是少數逆勢而上的經濟領域。涼山州探索的“旅游+商業+運動”經濟發展模式,算是國內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個小事件,但足以反映出體育經濟在中國的遠大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