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來勢洶洶的新勢力
上世紀初,福特汽車公司以“T型車”的單一汽車款式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當時,這一車型滿足了消費者對于低成本功能車的消費需求,盡管它們看起來是多么雷同而缺乏個性化。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競爭對手的介入,“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汽車款式消費需求隨時涌現,個性化、彰顯地位和身份的消費需求替代過往優先考慮的價格等因素,使得通用汽車的多品牌戰略一舉超越了福特這位昔日的霸主。
今天,風險投資行業也在經歷這樣的裂變過程,一個企業從初創到上市的過程被分割成不同的融資階段,取而代之的即是風險投資機構的定位細分和垂直化分布。風險投資這個對于創業者而言并不陌生的概念,其成型也就在近35余年的時間。
早前,不只是風險投資機構數量屈指可數,而讓有幸獲得投資和大致的商務指引的創業者感到振奮之外,作為一個風險投資機構甚至要對一個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負責到底”的投資方式,也是與今天相比的最大差別之一。
顯然,隨著風險投資機構以及創業群體兩者數量上的急速增長,作為“賣方”的風險投資機構也開始像通用汽車那般實現了不同程度的職能分割,從而為它們的“客戶”———創業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融資產品”。
簡而言之,風險投資機構的分化大致可以分為橫縱兩個方向:以投資領域或者產業劃分的橫向分割模式,以及以介入不同的融資階段來劃分縱向模式。從縱向角度而言,天使投資人、傳統意義上的VC和PE正呈現“涇渭分明”的職能分工趨勢。
在天使投資人介入的創業者創業早期階段,導師型的創業孵化器開始流行了起來。在這些孵化器的協助下,甚至是一紙計劃書的創業者也能在這里獲得組建團隊、開發初級產品等各種起步階段的幫助。
在美國,創業孵化器正在成為初期創業階段來勢洶洶的新勢力。以美國知名的創業孵化器TechStars為例,據businessinsi-der報道,65個初創項目已經被成功孵化,當中有49個項目獲得融資支持。孵化失敗的項目迄今只有4個。與此同時,成功孵化的項目其估值已經上漲了4億元美金之巨,其中6個項目被成熟公司收購。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創業“流水線”
隨著在互聯網上開始創業的成本越來越低,YCombinator通過向大量最早期(甚至只有一份商業計劃書)的創業團隊投入約1.5萬至2萬美元的“種子資金”換取約7%的股份,并經過三個月的統一培訓孵化,將它們帶到下一輪投資人面前。
當然,不同的創業孵化器因為創始人等因素的差異,也存在些許的不同。去年參與TechStars選拔的創業者Jonathan
Wegener便在其博客簡要列舉了TechStars與YCombinator的5個差別。
例如,在創業場所方面,YCombinator孵化的創業者并不都在其辦公室內,而接受TechStars孵化的創業者則更像是擠在一個網吧里“肩并肩”地緊挨著創業;與YCombinator只在硅谷“接待”創業者的做法不同,TechStars的“路演”遍布紐約、波士頓、西雅圖等不同地方;此外,兩者在約見創業者、每一期“培訓班”所能容納的創業者數目、以及創業者“路演”時間長度上的規定都存在差別。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3.孵化器的“賣點”
無論如何,還是有很多創業者帶著自己的想法,像應聘一般地穿梭于這些孵化器之間尋找機會。體育及演出票務搜索網站SeatGeek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Russell D‘Souza作為走出孵化器的“過來人”闡述了孵化器對于創業者帶來的好處。
Russell
D‘Souza指出,在孵化器,免費的辦公空間和經驗指導,以及初創融資都是吸引創業者來到孵化器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以外,這些孵化器所聯結的宣傳渠道(如TechCruch)亦能為創業者帶來早期的宣傳和傳播。
當然,跟著一群“志同道不合”的其他項目創業者一塊工作創業,獲得他人的經驗分享和幫助也不失為吸引人的“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