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5日在“啟迪之星2014創業營南京站”創業項目路演活動現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生林剛發明的“體熱充電寶”引起多家風投興趣,已有清華科技園的兩家風投公司找到他,目前在接洽中的投資公司有四五家。體熱充電寶無需插電,握在手里就能利用人體體溫,通過熱能轉化電能,實現充電?!稗D化率能達到17%,握在手里兩個小時蓄滿的電就可以給蘋果手機充滿電?!痹?strong>體熱充電寶原理備受眾多網友質疑其違反基本物理常識。大連中科院研究說:體熱充電寶原理不現實
溫差不夠電壓不達標。
出生于1994年的林剛現就讀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信息管理專業。他表示,他最初是受到加拿大女孩發明體熱充電手電筒的啟發,從去年10月底,他開始著手發明“體熱充電寶”。據林剛介紹,這種技術利用溫差發電效應,只要設備一頭是熱的,一頭是冷的,即可轉換成電能。按照他的想法,“體熱充電寶”是利用人體手掌溫度與充電寶(一般為室溫)之間的溫度差,通過固定導電元件對手機進行充電。經過多次試驗,今年7月中旬,林剛完成了“體熱充電寶”的初步設計,向知識產權局遞交了專利發明申請材料。目前,專利申請還未獲得批復。
大連中科院:體熱充電寶原理不現實 溫差不夠電壓不達標
林剛的發明被媒體廣泛報道以后,引來眾多網友質疑。據多家媒體報道,林剛曾表示其充電寶樣品的熱電轉換效率可達17%,只需2小時即可將蘋果手機充滿。
人大附中物理教研室高江濤老師說,該發明理論上可行,但操作中存在難題,集中于人體與室溫溫差不大,以及熱電轉換效率低兩方面。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鄧列征則表示,“這個很難實現,現在所有試驗過的溫差發電材料的溫度系數都十分不理想?!蹦壳暗臏夭畎l電材料每一度溫差只能產生幾毫伏的電壓,而為手機充電需要5伏電壓,體溫與室溫的溫差最多十幾度,產生的電壓會低于手機充電所要求的標準電壓。
回應
林剛:體熱充電寶原理 正在不斷試驗完善充電寶
對于熱電轉換中的溫差不夠及效率問題,林剛昨日表示,這的確是整個發明要攻克的最大難關,現階段這兩個問題沒有解決,“還在不斷試驗、改進中,希望元旦之前可以把溫度差和功率的問題解決?!?/p>
此外,他表示,他并沒有提過充電寶樣品的熱電轉換效率可達17%,目前最新的數據顯示轉換效率約為10%左右?!拔覜]有肯定地提過這些數據,某些細節被媒體夸張了”。
“面對質疑,我是比較謙虛的。希望懂行的朋友多給我指點,也多給我時間,將充電寶慢慢完善?!绷謩偙硎?,會邀請相關專家共同參與后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