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豬場門口經過嚴格消毒后,筆者走進了李志春的辦公室,通過電子顯示屏,只見一棟棟豬舍整齊排列,豬舍里滿是白白胖胖的生豬,上千頭豬聚在一個個由鐵柵欄組成的圈舍里,你爭我*地大吃二喝。每個豬欄都設有自動采食槽,采食槽旁安裝有自動飲水裝置,通過水管連接水源,全天候為生豬供水。豬拱著嘴往飲水頭上一伸,用牙一咬,水就直接流入嘴里;此外,豬舍里還有空調、濕簾流風機、無助力排風扇、飼料加工機組等設備。
“怎么樣,豬場還不錯吧,豬娃們熱了吹空調、玩累了喝上幾口直飲水,生活美得很!”李志春得意地說。其實,讓他*得意的還數前年建成的空調產房,母豬下豬仔可以提前進產房??照{產房好處多多,干凈衛生,保溫性能好,豬仔的成活率高。
點擊查看全文
李志春養豬生涯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說起。當時,年富力強的李志春腦瓜子靈活、敢闖敢干,依托上畛子監獄幾千人的生活區,干起了養豬的行當。這一時期,是豬場*輝煌、效益*好的時期。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李志春放棄了這項事業,豬場停業關門。直到2012年,國家**了扶持畜牧養殖發展政策,李志春*抓機遇,用積蓄和貸款建起了這座***的生豬繁育養殖場,準備大干一場。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如今,豬場很少雇人,李志春作為**負責飼料購進、病害防*,妻子負責肉豬銷售,大兒子負責配種產仔,小兒子負責保育、育肥,兒媳婦負責清掃衛生……
大家各司其職,豬場的生意越做越好。隨著規模擴大,養殖技術薄弱嚴重制約著效益的增長。為此,他把小兒子送去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畜牧養殖,現在小兒子已經成了豬場的技術**和骨干。
說到養豬的效益,李志春用“喜憂參半”來概括。喜的是前幾年豬肉市場行情好,賣了好價*,有更多的資金擴大養殖規模;憂的是眼下豬肉市場低迷,飼料成本逐年提升。豬場**下來的花費就得一萬多元,能出欄的豬不賣不行,一賣就賠*。李志春說到這里輕嘆了口氣,說:“現在愁的就是沒*再投入,就連玉米飼料都是從附近村民那賒欠來的,現在只能盼著后半年市場價格好些,到時早點還清鄉親們的*?!?/p>
李志春說,困難是暫時的,他相信一定能挺過這場“寒冬”,用不了多久養豬事業的“春天”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