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8記者 陳麗佳)2014年11月9日上午,西昌邛海濕地**馬拉松賽盛大開跑。微風中,跑友們依舊步履矯健,一路前行;10月19日,2014年北京馬拉松在霧霾中開賽,雖然重度污染的天氣讓很多人感到非常不爽,但仍然有近3萬人參加了馬拉松比賽。
生理極限運動是以接近身體所能承受的大運動量負荷極限值為參考的運動方式,比如馬拉松、鐵人三項,或者是超出身體生理常規的運動模式,如蹦極、跳傘等運動。有些人在電視上看到完成超長跑的馬拉松運動員,或者在高空做出各種優美動作的跳傘運動員,也想嘗試一下。但是我們的身體能勝任嗎?3158記者為您揭秘。
對身體條件要求很高
長跑作為一種相對安全和有效的運動健身方式,一直深受大眾的喜愛。適度的長跑運動對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肌肉力量,促進心肺功能,平衡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調節脂代謝,延緩冠心病等疾病的發**展,以及控制和緩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險因素都有積極的作用。同時,長跑對建立自信、樂觀的生活態度等方面也大有裨益。然而,馬拉松運動不是一般的長跑運動,是超長距離的跑步,運動時機體各器官系統承受的負荷很大,各器官都會發生結構與功能的顯著改變。
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
馬拉松運動是以有氧氧化為主的耐力運動,長時間耐力運動后,運動員停止運動時心率漸緩,可出現竇性心率過緩,但心臟供血能力加強。一般一場馬拉松比賽歷時約兩個小時,如果沒有經過系統的運動訓練,盲目參賽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損害。如果參賽者有心臟病或者心血管畸形,還會給健康埋下潛在的隱患。
對運動系統功能的影響 科學合理的運動可以加強肌肉的大小、力量與耐力,肌腱和韌帶的厚度與承受力,骨骼的密度和強度。因此,醫學上認為長跑運動對于防*骨質疏松,尤其絕經后婦女的骨質疏松,增加老年人運動能力以及*立生活的能力,維護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準備不充分后果很嚴重
超長跑中下肢關節的反復旋轉是引起運動損傷的一個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在四種*常見的過勞性損傷(髖關節疼痛、脛骨疲勞性骨折、跟腱肌腱炎、足底筋膜炎)病例中,66%的患者跑步姿勢不正確,造成下肢關節旋轉過度。即使在**會比賽中,馬拉松也是一個比較*特的比賽項目。由于其艱*性和特殊性,對參賽者體能要求很高,所以馬拉松參賽者不僅需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還需要進行多年訓練。選手一旦準備不足,會在比賽中出現溶血癥、胃腸道出血、蛋白尿、血尿、尿路結石,甚至肌肉溶解等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癥狀。
更多大賽報道請關注3158招商加盟網2014西昌邛海**馬拉松賽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