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就是一個吃苦的過程,就算你發現一個好的項目也是一樣,現在有一部分年輕人缺少吃苦精神,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工作生活中稍有不順便哀嘆命運不濟。馬云認為這樣的年輕人難成大器,因為他們雖有鋒芒,卻缺乏磨礪,他認為:“生存考驗只是一種手段,年輕人更應自覺加強吃苦鍛煉?!眲摌I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沒有吃苦的準備,肯定是堅持不下去的。世事難預測,創業的結果,創業者是無法預料的,但是創業遇到的各種困難,卻是必須要承受的。
前文說過,馬云在1991年**次創業時成立的海博翻譯社,**個月的收入是700元,而當時的房租是2400元,馬云遭到很多人的譏諷。為了維持海博翻譯社的正常運轉,馬云一個人背著個**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翻譯社開始賣禮品、鮮花,以*原始的資本積累方式來維持運轉。
點擊查看全文
1995年馬云創立中國黃頁的時候,依舊困難重重。那個時候,他們只租了一間房間當辦公室,只用了一臺電腦,一塊*一塊*地數著花。他們注冊的時候,中國還沒有一家互聯網公司。因此這家名為海博網絡的“皮包公司”是中國**家商業運作的互聯網公司。當時,馬云把中國企業的資料集中起來,快遞到美國,由設計者做好網頁向全世界發布,利潤則來自向企業收取的費用。
1999年3月,在杭州創辦阿里巴巴公司的時候,馬云面臨的環境依然沒有改善。為了節約費用,公司就安在了他的家里。他和他的創業伙伴們,沒日沒夜地工作,地上有一個睡袋,誰累了就鉆進去睡一會兒。
無論有多困難,馬云從來沒有放棄過。所以才有后來的成功,以及他對成功的總結:如果問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覺得是永不放棄、沒有放棄。
繼續閱讀請點擊:想創業就要有吃苦20年的心理準備
**閱讀:
創業之難在于成長而不在于起步
別光想贏在起跑線,更要防止摔在終點
彎下腰更接近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