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1歲的張晶,在微博上的名字叫“沈陽張晶”,她*廣為人知的身份是沈陽街頭小販夏俊峰的遺孀,現在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東北山貨網店店主。離農歷新年還有一個多月,張晶踏上從北京開往沈陽的動車,她將前往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縣溝口鎮的三姐家為新開的網店收購東北山貨。
現在的張晶無論到哪里都帶著兩個手機,路上始終在關注網店的動態,一有訂單就張羅生意、聯系快遞。張晶的兩個侄子一個在本溪溝口鎮幫她**寄往沈陽,一個在沈陽幫她發貨。
張晶告訴記者,開網店*主要的目的就是養家,對別的工作也不是特別懂,家人對山貨也比較了解:“像木耳、榛蘑、榛子一類的,我們長在農村一看就知道是不是野生的,做這個比較在行?!钡诌_沈陽后,張晶需換乘2個小時的大巴車,然后再坐20多分鐘的小客車才能到三姐家。
六年前,張晶和丈夫夏俊峰在沈陽街頭違法擺攤被城管查處,由此引發后續的命案。如今,張晶不用擔心城管檢查了:“咱也沒讀過太多書,以前家里沒有電腦也不懂網絡,如果那個時候我知道可以開個淘寶店的話,哪怕是沒有那么多人關注,也可以慢慢經營,不用在外面挨餓受凍,更不會發生那樣的事了
?!?/p>
上線才兩天 銷售額過萬
1月份的遼寧,室外*低氣溫達到零下十幾度,平原上堆積的白雪反射的刺眼陽光照在張晶臉上,她談起了開網店的初衷:“如果我去朝九晚五上班就照顧不了孩子和老人,做這個*適合我的家庭現狀?!?/p>
張晶的東北山貨網店在去年12月24日上線后生意不錯,兩天的銷售額就高達1萬6000多元。張晶直言,這都源于網友對她的支持:“很多網友能買一點就買一點,支持這個店,一開始經驗不足包裝袋不結實,快遞也亂扔,很多榛子、木耳寄到后都散開了。但大家沒跟我計較,幫我出主意,還提建議讓我完善網站?!?/p>
科技的進步,使人們都可能投身網絡當“**”,網絡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商販與執法管理者的正面沖突。張晶加入了網絡化經營的大浪潮中,同樣是為了生計,網店的形式讓她免去了很多煩惱。
記者了解到,張晶網店里賣的山貨多半是進的鄉親們的存貨。老鄉們進山采摘榛子、松子、榛蘑、紅松蘑,在合適的時間就售出,張晶的網店也能幫助鄉親們打開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