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為孩子做出了無數的努力,可是孩子卻感覺不領情;為什么有的家長好像不怎么用心,它的孩子卻乖巧懂事?家長不要覺得不公平,也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對待孩子的教育,不是只有愛她那么簡單,教育孩子要從自我做起!孩子的成長,一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父母的言行和家庭的氛圍對孩子的性格都會產生影響,想要教育出懂事的孩子,平時家長就要從自身做起!
教育孩子要從自我做起:善于聽取孩子意見的家庭,孩子成績更出彩
成績出彩的學生家庭更多采用協商、**的親子互動模式。數據顯示,“會聽取孩子意見”的家庭,子女成績出彩的占39.11%,而子女成績較差的比例僅為19.90%。
面對教育分歧,父母選擇“私下再協商”的家庭,其子女成績出彩的比例高達76.10%,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家庭選擇比例僅為11.98%。
在**、友好的家庭中,學生能充分發揮自主性和能動性,信任感被學生內化為學習潛力和動力,運用于學習的自我管理中,繼而促進學業水平的提高。
教育孩子要從自我做起:父母情緒越正向,子女成績出彩比例越高
家人間的情緒理解與反饋不容忽視。調查顯示,家庭成員間對情緒的理解和反饋越好的家庭,其子女成績出彩的比例越高。
如當父母情緒不好時,“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關心”的家庭,其子女成績出彩的比例高,為74.12%,而冷漠、疏離的家庭中,如“不如不說,說了更鬧心”和“說了他們也不能理解”,子女成績出彩的比例僅為12.48%和5.41%。
父母的消心境會投射并傳染子女,尤其對較為敏感的孩子來說,如果父母的情緒不一致,則孩子的心理調適就比較困難。久而久之會給子女造成*大的心理負擔,影響其學習效果。
教育孩子要從自我做起:父母經常讀書看報 孩子成績更出彩
數據顯示,“閱讀型”家庭子女成績出彩的比例更高。閑暇時父母經?!白x書看報”的家庭中,其子女成績出彩的比例為31.31%,高于“看電視、玩電腦、手機”(27.43%)、“朋友聚會、打牌娛樂”(24.90%)等家庭。
調查還發現,學業水平較高的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也相對更多。由此看來,為孩子創設良好的“閱讀型”家庭氛圍對小學生學業成長的意義不言而喻。
這樣的調查結果我們并不意外,相反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很多人認為,孩子的教育時學校和老師的事情,自己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求孩子去怎么做。對于這樣的家長來說,這樣的思鄉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孩子的教育,家長的行為異常重要。只有一個健康活力,氛圍活躍,良好學習氛圍的家庭才能教育出更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