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國內計算機互聯網剛剛興起,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81年出生的李想剛好趕上了趟。在李想讀高一的時候,家里買了一臺電腦,那個年代電腦是非常稀奇的東西,在接觸了電腦之后,他對IT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興趣是*好的老師,李想學會了如何寫評測文章,**篇稿子就被報紙刊發,并獲得了600元的“*額”稿費。自此,李想對于IT互聯網的興趣一發不可收拾。
在高二那年,李想申請了個人網站,網站的廣告收入加上稿費,李想每月都有將近2萬的收入,試想那個大部分人工資一兩千的年代,2萬月收入**是高薪了。漸漸地,李想萌發出輟學創業的想法,他認為規規矩矩上大學畢業后,也要找工作掙*,既然現在互聯網這么有前景,還不如現在就著手干。2000年,李想正式成立了泡泡網,這是*早的IT互聯網資訊網站之一。
汽車之家的十年
雖然泡泡網發展的順風順水,但是到了2004年左右,同類型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單靠網站廣告這種單一**模式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因為如果你沒做到**,遲早會被**的打敗。趁著泡泡網還在發展中,李想以1.27億美元的價格把網站賣給了盛拓傳媒,他打算做一個目前是藍海的領域——汽車資訊網站。2005年,李想創立了汽車之家。
由于IT和汽車資訊網站的經營模式差不多,因此李想對于汽車之家的運營也是輕車熟路。在之前的運營經驗之外,李想對于汽車之家網站做了很多微創新。比如把資訊欄目細分,新聞放到新聞頻道,測評放到測評頻道等等。相比于傳統的咨詢網站,這種細分方式可以方便用戶有目的的查看想看的資訊,大大提高了用戶體驗。
李想的選擇沒有錯,在汽車資訊網站這個藍海行業,汽車之家輕松做到了**,并于2013年成功在美國上市,價值30億美元。然而,此時李想占汽車之家的股份僅有5.3%,*大股東為持股71.5%的澳洲電信,也就是說,李想在汽車之家已經沒有了話語權。
創立車和家
正所謂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李想干脆辭去了在汽車之家的職務。2015年,彼時創業大潮正當興起,李想為了實現更高的理想,創立了智能電動汽車公司——車和家。預計在2018年,車和家將推出兩款****的產品,一款是小而美的SEV,一款是大而強的SUV。李想的目標是改變傳統的出行體驗,讓人們**因堵車、停車而煩惱,并提供**的智能出行體驗。
回看李想的創業歷程,每一個階段的創業都算是成功的,對于車和家的發展,李想也是非常有信心,他說未來車和家會成為中國的“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