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前城市節奏不斷加快,忙于工作沒空做飯,更多人選擇在外就餐或者外賣的方式解決吃飯問題,而各式的餐館也會越來越多,O2O會更加流行于各個城市。
2、品牌戰略越來越重要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預計2018年餐飲業總體規模將達到 4.3 萬億,2020 年將突破 5
萬億大關。所以按照之前的經營模式,傳統的小店靠著熟人關系只能勉強維持生意,相應也會有更多的小型餐館會倒閉,而品牌化會順應市場的發展需要變得更為流行,畢竟品牌餐飲有更加完備的服務體系,給人們的就餐體驗更好。對于入行想要加盟的小伙伴來說,品牌餐飲加盟可以更好的規避風險,比如薩門小町就是一家專做精致壽司的好品牌,選取**的食材,完善的體系,受到很多從業者的認可,在壽司市場一枝*秀。
3、新飲品崛起
餐飲業在相當長的時期里,是餐強飲弱。但從去年開始,飲品逐漸趕了上了。各種各樣*具特色的飲品品牌發展了起來,走向**。2017年全國飲品店數量達到44萬家,這個數量甚至超越了*鍋店鋪數量。飲品的興起源于生活方式的改變。從消費場景看,飲品的消費場景廣泛,無論是購物、餐飲、娛樂、辦公,都存在售賣各個種類、不同價位現制飲品的可能性。
4、標準化供應鏈
強大的供應鏈是一個***必須具備的東西。我們可以看到,越廣譜的食材供應鏈穩定性越高,出***的幾率越大,例如做雞、魚、鴨等品類。想想小龍蝦那么*為什么沒有強勢品牌?因為它是季節性的食材,在冬季就無法**供貨的質量。餐飲前端的規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后臺的供應鏈支撐。
5、外賣的介入
數據顯示,從 2011 到 2017,外賣行業增長 13.7 倍,市場規模突破了2000億元;外賣用戶超 3
億,將與淘寶用戶相當。外賣成為餐飲企業必備的要素之一。資本涌入、科技創新、平臺加持,讓中國的外賣市場迅速而蓬勃發展,進入2018年,共享經濟也影響了餐飲業。在長三角,共享廚房集中出現,為外賣的發展又添了一把*。
6、逐漸擴大的戰場
根據一則報告顯示,中國一線城市居民擁有可支配的金額為一萬億人民幣,而二三四線城市居民的總可支配收入約為八萬億人民幣。不管從人口、總收入來看,三四線城市,都有廣闊的消費空間。而之前眾多***一般都將一、二線城市,作為自己的主戰場,深耕細作。雖然三四線城市工資水平不高。但隨著年輕一代成長起來,年輕群體的消費意愿比老一輩要強。所以三四線城市是未來各***新的角逐的戰場,同時成為了餐飲**眼中的一座金山!
7、年輕人是餐飲消費的未來
2017 年,80、90、00 后總人口達到 5.5 億,占全國總人口的近
40%,他們正在成為中國消費的中堅力量,也是餐飲消費的主力軍。美團點評數據顯示,20-39歲的消費者貢獻了 84.4% 的餐飲消費,其中,90
后的餐飲消費大幅超越 80 后。
總而言之,2019年餐飲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加上新的消費群體,以不同的價值觀、生活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更加多元化的消費傾向下,我國餐飲市場也勢必做出相應的調整來迎接挑戰。想要在百家爭鳴中脫穎而出,就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認準趨勢,做好定位,順勢而為,與時代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