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謂“成功”的幸福是什么滋味?
上周和達爺吃飯,他感慨:
“有時候覺得好迷茫,不知道前面的路該怎么走,別看在外面人模狗樣的,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p>
達爺剛剛晉升奶爸。
前段時間,在全國房價波動行情不明的時候,他毅然用奮斗三年攢下的5萬塊,和他老爸省吃儉用砸鍋賣鐵資助的80萬作*付,在杭州郊區買了一套鴿子籠。
達爺說:“有時候真想辭職回老家算了!可又一想,大城市機會多,教育資源也好,為了娃,也得留下來好好**??!”
“熬一熬,再做兩個項目,升了主管,日子就好過了……”達爺又自言自語地嘀咕。
像達爺這樣,在奮斗和迷茫的漩渦中掙扎的人,**不是少數。

中戲畢業的閨蜜在北京漂著,人美心氣高,盡管只是演過幾個小角色,年薪也有近**。
但是因為沒背景,家里也沒礦,日子過得很累。
**趕好幾場戲,在寒風里穿紗衣吹幾個小時;
有時候是在50度高溫的影棚一待就是**;
晚上陪劇組熬到凌晨4點鐘再回家簡直是家常便飯。
然而,*后出來可能也就10秒鐘的背影鏡頭。別說臺詞,連側臉都不露。
有時候,還不得不接受圈內的潛規則,在飯桌上對著不喜歡的人強顏歡笑……
在外人看來,她的生活光鮮亮麗,令人羨慕不已。
只有在深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里看到鏡中憔悴的自己時,才發現自己的生活,簡直只剩下“盒飯”和“躺下”。
雖然在各自的領域已經獲得了所謂的“成功”,可是奶粉尿不濕壓得達爺心力交瘁,絮亂的生活狀態讓閨蜜瀕臨崩潰……
所謂“成功”的幸福是什么滋味?我想**不是這樣。
2、
幸福*大的陷阱是什么?
生活中總是會環繞著這樣的話語。
等我買了車買了房,
等我*夠100萬,
等我移民,
等我升職,
……
我就幸福了!”
人們常常會誤將幸福當作是**品,或是辛勞一生后的獎勵,還有人甚至會認為快樂是你還不夠努力的跡象。
被譽為“哈佛大學*受歡迎的人生導師”哈沙爾教授,在《幸福的方法》一書中提到了幸福四象限。

這種總以為“有了……就會……”的人,被他稱為“忙碌奔波型”,這樣的人是永遠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因為當你有了車房后,你會想換更大的房子,更豪華的車;當達成一個目標后,會有新的東西想要追求。
人生的煩惱絕不是車子、房子、票子就可以徹底解決的,人的本性“欲壑難填”。
忙碌奔波型人在中國社會中可能占大多數,因為我們從小學開始的教育,就是勤能補拙、先苦后甜。
然而,如果一旦陷入這種人格后,人生就會在“求不得的苦”中不斷地沉淪。
而這種不斷地“忍辱負重”,正是幸福*大的陷阱——把賭注壓在不可知的將來,等于把幸福寄托在改變外部環境上。

然而,幸福是什么?
很可能只是自然醒來,看著窗外風吹樹葉沙沙飄落;
又或是卸去濃妝,隨心所欲地躲開鎂光燈做自己;
也許只是簡單到,牽著心愛的寶貝,曬著太陽,閉上眼睛,什么都不做。
幸福不是來自外部,而是永遠來自于你的內心。
3、
幸福要從心里長出來
心理學家菲利普·布里克曼的研究表明:
彩票得主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就已經回到了他們之前的幸福感水平——如果他們在中獎前是不快樂的,那他們就會回到不快樂的狀態。
同樣地,因為車禍而殘疾的人,在短短一年內就可以回到車禍前的快樂狀態。
這樣的對比讓我們看到,幸福與狀態無關。
幸福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對快樂的感知。

無關于財富、地位,名聲,而是能否感受到生活中那些真實存在的美好與快樂。
這里面我*佩服的一個人,是當代中國*負盛名的作家之一汪曾祺。他是雞湯宗師,也是十足的生活家。
雖然他少年落魄彷徨,一生顛沛流離,但可愛的汪老活出了生活里*甜滋滋的味道。
他說:“一個人不能從早寫到晚,那樣就成了一架寫作機器,總得岔乎岔乎,找點事情消遣消遣?!?/p>
寫字、畫畫、做飯、唱戲,*普通的生活日常,在他那里就變得生動形象,妙趣橫生。
汪老嗜吃,在文學史上可是出了名的。
每到一個新地方,他肯定先逛逛菜市場。
“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p>
對待生活,他總原意東品品、西看看,他的文字總是香氣呼之欲出,跟《舌尖上的中國》一樣,讀著讀著就餓了。
還記得語文課本上那篇《端午的鴨蛋》嗎?
“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p>

就是這樣一句娓娓道來的尋常話,在多少年后提起來依然讓我饞涎欲滴。
家鄉的雙黃鴨蛋,北京的豆汁兒,湖南的臘肉,特制的茶干……一個個不起眼的食物總能被描繪得格外細膩,即便是一塊豆腐也能寫出七十二般變化……
汪老的生活總是“很好玩的”。
即便提起曾經的苦難,汪老也是淡淡一笑:“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p>
楊瀾曾說:“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自己心里長出來的?!?/p>
我想,汪老的心中,一定有這顆幸福的種子。
4、
比**更重要的
是獲得幸福的能力
前段時間網上流行一個段子,我看了真的超級感慨:
小夫妻結婚時夢想住海景別墅,沒事就抱著狗在陽臺上曬曬太陽,邊喝咖啡邊看海。
兩人辛辛苦苦打拼多年,終于實現了夢想。買了海景別墅也買了狗。
但房貸壓力巨大,每天早出晚歸,拼命**,只能請保姆打理家務照看狗。
于是,他們家保姆每天做的*多的事情就是抱著狗在陽臺上曬太陽、喝咖啡、看海。
咱們打拼一輩子,保姆卻過上了我們想要的生活。
段子諷刺,卻也飽含深意。
我們可以有欲望,可以想住別墅,想**,想出名……這些是值得被尊重的欲望,只是不要被這些欲望折磨。

所謂幸福,就是你在為未來打拼,同時也在享受努力的過程,對當下所做的一切感到快樂。
如果不快樂,奔波忙碌又有什么意義呢?
我們常常都誤會了幸福,以為它是辛勞一生后的獎勵。
但是,幸福不是一個目標,它是一種感知能力。
幸福更不是**品。它也許只是平凡煙火氣中,逛著菜市場、哼著喜歡的小調,想著晚上吃紅燒肉就流了一嘴口水的那個你。
維小維,公眾號“維小維生素”(Weixiaowei6)。曾任四大、寶潔、網易等名企管理層,10年CFO&高管,掌管過億資產。實戰派財商教練,有料的職場達人,用干貨和感悟給你一束光。轉載請到原作者公眾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