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廈門中秋搏餅又稱中秋會餅,每會63塊餅,隱含七九六十三之數,意喻吉祥如意,因為三九是我國的吉利數。會餅設狀元一個,代表科舉中的“文”、“武”狀元,是直徑約6寸的大餅,宛似一輪明月,餅上印有“嫦娥奔月”、“桂樹玉兔”等圖案。
博餅,是廈門人幾**來*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特的傳統節日文化。(三百多年前,民族**鄭成功以廈門為根據地收復。中秋節前后,與部將洪旭巧設“中秋會餅博狀元”,聊解士兵思鄉之情。會餅設狀元、對堂、四進、三紅、二舉、一秀等,它們又分別代表文或武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博餅民俗由來已久,沿襲到今天,廈門的博餅活動還是用6顆骰子在大瓷碗內投擲。
博規主要有30款,一秀、二舉、三紅,分別以出現一顆紅四、二顆紅四、三顆紅四為得餅。狀元以出現四顆四點紅為起碼級,其中又以四紅帶多少點比大小,以出現四顆紅四點、兩顆紅一點為***,稱“狀元插金花”?!拔遄印背霈F即壓過四紅,即“五顆”除五個紅四以外的任何五顆一樣算為“五子”,又以帶多少點比大?!拔寮t”就是出現五個紅四點,壓過“五子”,其中又以帶多少點比大。稱為“對堂”的榜眼、探花出現一至六點都有得餅。
此外,還有極少出現的“六樸紅”,即六顆四點出現?!傲鶚慵t”得主,就可得全部會餅,但一般友好相處,得主只拿狀元和對堂或三紅,其余就分送給大家吃?!傲鶚愫凇笔侵赋霈F除六顆紅四點以外的任何六顆相同的?!傲鶚愫凇背霈F,大家可熄燈*餅。
中國科舉制度與廈門中秋博餅
博餅的游戲規則是以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為參照的,文、武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的稱呼直接取自科舉制度的稱呼,等級關系等同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等級關系(博餅游戲中沒有“貢士”這一級)。
;對堂,指榜眼,共兩個餅,直徑4寸左右,;三紅,意指探花,設四個餅,直徑2至3寸;四進,代表進士,共八個,餅的直徑1寸半左右;二舉,即指舉人,有十六個,直徑約1寸;一秀,指秀才,全部三十二個,是直徑半寸有余的小餅。
每人輪流在一只碗里擲六個骰子,稱之“博狀元”,
骰子以紅4為尊,按骰子點數的大小分別博到狀元、榜眼、三紅、四進、舉人、秀才,就如同考中明清科舉的。明清科舉考試,等級是十分嚴格的??忌慈〉们?,統稱童生,通過縣城或府里舉行的童試(分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才稱為“秀才”,即博餅規則中的次低等級(*低等級為罰黑,即什么都未博中)。成為秀才后才有資格參加國家的正式考試,有鄉試、會試、殿試三個等級。鄉試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考期是八月,稱“”,又叫“秋闈”,由派正副主考官主持,通過的稱“舉人”,就是博餅中的“二舉”,取得會試的資格。
會試是鄉試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都進行,由禮部主持,稱“禮闈”或“春闈”,通過的取得“貢士”稱呼。會試后,召集貢士舉行殿試,即在中親自“策問”。及格人員稱“進士”,即博餅中的“四進”,意味“十年寒窗”,一朝成名,鯉魚躍“龍門”,號稱“天子門生”,光耀祖。其中進士分三等,一甲三名,**稱狀元,第二稱榜眼,第三稱探花。舉人進京考試,需要先到禮部“投狀”報到,故**名稱狀元,始于唐朝,是進士的***;第二名如榜中眼睛,因而稱“榜眼”;第三名探花之稱源于唐朝新進士匯聚長安曲江杏園宴,兩名*年輕進士充當“探花郎”,騎馬采摘長安大街、名園的各種早春鮮花的。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二甲**名(總第四名)稱傳臚。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中國科舉中的狀元的圈定受著個人喜好的,常常是三紅即探花更具真才實學,因而廈門會餅據說“三紅”餅口感上比“狀元餅”要更為好吃。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物資生活的豐富,會餅常常被各種實物品代替,廈門博餅游戲更具豐富多樣性和趣味性,但每年中秋必博餅的習俗和具體規則基本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