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激勵機制,許多管理者馬上就會想起考核和獎勵制度,其實說到底,激勵機制就是獎罰制度。一個企業是否有合理健全的獎罰制度,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盛衰。綜觀
目前比較**的品牌企業,無不是這方面做得都非常好的。"海爾"集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瀕臨破產的小企業成為世界**的大企業,它成功的秘訣就是激勵機制
的運用和發展。沒有一個企業的激勵機制是一成不變的,它必須在發展的基礎上再發展,在一些體制上更新再更新。有數據表明,部門員工一般僅需發揮出
20%~30%的個人能力,就足以保住飯碗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勵,其工作能力能發揮出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勵的作用所
致。
現在的企業,大部分都建有自己的激勵機制體系,這個體系是復雜和龐大的,除了管理制度之外,它還包括諸如超產獎、質量獎、小指標獎、勞
動競賽獎、逢年過節的各種福利、外出療養、先進生產者的評選等等,它覆蓋的范圍是多方面的,執行起來也是面面俱到的。但是這么多的激勵制度并不能代表一個
企業就可以發展和壯大,正像前面介紹的"海爾"集團,只有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激勵機制,才能夠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否則,再多的制度也會成為廢紙一張。下面
我就將從幾方面敘述一下如何建立科學的系統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案例 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輔相成
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作為激
勵的兩種類型,是相輔相承、缺一不可的。物質激勵是指通過物質刺激的手段,鼓勵職工積極工作。它的主要表現形式有發放工資、獎金、津貼、福利、罰款等。物
質需要是人類的**需要,是人們從事一切社會活動的基本動因。所以,物質激勵是激勵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國企業內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種激勵模式。在實
際工作中,一些人總以為有*才會有干勁,有實惠才能有熱情,精神激勵是水中月、鏡中花,好看卻不中用。有一些企業,因為片面的追求金*的物質刺激,以至到
后來形成了員工干活就要*,沒有*干不了活的地步,使員工的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挫傷。還有一些企業,天天以思想教育為主,以講奉獻講拼搏鼓舞大家的斗志,開
始還好,但是沒多久,大家的積極性就在捉襟見肘的收入面前垮了下來,思想教育再也起不到任何的說教作用,反而人見人煩。還有一些企業在物質激勵中為了避免
矛盾實行平均制的原則,極大地抹殺了員工的積極性,因為這種平均主義的分配方法非常不利于培養員工的創新精神,平均等于無激勵。從以上幾方面都可以看出,
堅持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對企業的管理是多么的重要。